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工,齒顎矯正固然能讓牙齒看起來整齊又美觀,但背後要付出的是大量的時間及金錢,若是下定決心要進行矯正了,當然就要對這項療程有初步了解並做好準備,包含術前評估階段應完整告知醫師自身狀況(例如是否有顳顎關節疾病或系統性疾病),以及有蛀牙或牙周病的情形也應先進行完善等,這些都是屬於矯正前需要特別注意的,那麼在確定可以進行矯正治療後,還有哪些相關資訊是應該要知道的呢?
相信許多準備要進行矯正的患者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矯正方式的選擇,目前較為常見的矯正方式有傳統矯正、自鎖型矯正以及隱形矯正,其中傳統矯正及自鎖型矯正(如戴蒙矯正)性質較為相近,皆是使用金屬製成的矯正器黏附在牙齒上,再將金屬線透過固定裝置來做連接並提供力量,將牙齒往預定的為治拉動,這兩者間的差異在於固定金屬線方式所有區別,傳統矯正是以橡皮筋來做固定,在力道控制上及清潔方便性上都較不理想,而改良後的自鎖型矯正器則是以滑蓋裝置來進行固定,利用其可開闔的特性能夠更為精細、快速的調整金屬線,以更適度的力量達到同樣的矯正效果,患者在配戴時也較為舒適,但這類金屬矯正器都有著配戴時較不美觀、進食較不方便以及容易割傷舌頭臉頰等問題,在配戴時需特別注意。
隱形矯正則是近年來隨數位科技進步所發展出的矯正方式,在進行矯正前醫師會先透過數位口掃機完整蒐集口內資訊,並將這些數據傳輸至電腦中做計算模擬,預先規劃每顆牙齒的移動路徑及建構最終矯正成果,讓醫師及患者都能隨時掌握矯正進度,而利用3D列印出的多付客製化彈性牙套不僅貼合度佳、配戴舒適,且整副牙套近乎透明,讓患者矯正期間不必再遮遮掩掩,大幅提升美觀性,另外隱形牙套的可拆卸性也讓食物選擇更多元,清潔更便利,讓整體治療體驗更為良好,但隱形牙套需按醫師指示自主配戴及更換,且每日建議戴滿22小時以上,對於自律性較差的患者可能效果會打折扣,且整體療程費用會高於傳統矯正方式,在面對複雜齒列問題時,矯正力道較大的傳統牙套相較之下效果也較為明顯,因此該如何選擇還是要經過醫師專業評估過後再做決定喔。
除了矯正方式的選擇之外,在進行矯正時也可能需要運用到一些輔助治療方式,例如當牙齒太暴或是顎骨過於突出,這時單純靠矯正器的力量可能難以將突出的骨頭拉回,需要借助打骨釘的方式來增加整體矯正力度,讓牙齒能夠順利移動並達到改善嘴型的效果;另外若是齒列過於擁擠或是口腔空間不夠,直接進行矯正的話會讓牙齒沒有移動的空間,造成矯正後效果不彰,這時就需要拔除功能性較低的小臼齒、智齒或是狀況不佳的牙齒,以騰出更多空間讓牙齒能夠順利移動,雖然打骨釘和拔牙聽起來很可怕,但若是經由醫師判斷後若有其必要性,建議還是要遵從醫師指示做相關治療,這樣才能讓矯正過程更加順利。
前面所提的大多都是矯正療程相關要注意的地方,但其實還有一項重要的關鍵,那就是醫師的選擇,一般來說,牙齒矯正建議尋找齒顎矯正專科醫師來做協助會較為理想,這是因為專科醫師除了一般牙醫所具備的知識之外,還須接受三年額外的專科訓練,並經過考核後才能取得相關專科執照,在齒顎矯正的領域上自然會較一般牙醫師來的更專業,像是台中康橋牙醫的高瑋伶醫師本身就是衛福部定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除了一般矯正之外,也能處理各種複雜的齒列狀況,在治療過程中高醫師總能站在患者角度思考,認真、仔細又有耐心的態度讓患者在矯正之路上無形中多了一位可靠戰友,至今已幫助許多患者重現自信笑容,若您還在思考該找甚麼醫師來進行矯正,建議還是選擇專業的齒顎矯正專科醫師吧。